AMB陶瓷覆铜基板作为一种高性能的电子封装材料,其铜层与陶瓷基板之间的结合强度是衡量其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。剥离强度作为表征结合强度的重要参数,能够直观地反映铜层与陶瓷之间的附着力。下面金瑞欣小编将通过对比AMB陶瓷覆铜基板与DBC陶瓷覆铜基板的剥离强度,深入探讨AMB工艺的优势。
一、AMB陶瓷覆铜基板剥离强度的影响因素
AMB陶瓷覆铜基板的剥离强度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,其中基板材料、界面强度、制造过程中的残余应力、工艺缺陷以及所承受的载荷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。在这些因素中,界面强度的影响尤为显著。
在不考虑界面奇异点的情况下,垂直于AMB陶瓷覆铜基板界面的正应力被定义为剥离应力,而作用于基板界面的面力则被定义为剪切力。与之相对应的强度分别被称为剥离强度和剪切强度,它们是评价AMB陶瓷覆铜基板强度的重要参数。剥离强度和剪切强度与母材(铜、陶瓷)的强度、制造工艺参数以及界面相晶体组织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,因此需要通过试验来准确获得。在行业内,剥离强度常被用作AMB陶瓷覆铜基板性能评价的标准。
二、AMB陶瓷覆铜基板剥离强度测试过程及数据
为了准确评估AMB陶瓷覆铜基板的剥离强度,我们选择了一致的剥离测试设备,并在相同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,对不同材质的AMB陶瓷覆铜基板上的铜箔和铜片与陶瓷的粘接度进行了测试。
测试的环境条件为温度25℃、湿度65%。我们选取了四种不同材质的AMB陶瓷覆铜基板作为测试样品,分别是氮化硅基板(陶瓷厚度0.32mm,双面覆铜0.3mm)、氮化铝基板(陶瓷厚度0.64mm,双面覆铜0.3mm)、ZTA基板(氧化锆增强氧化铝陶瓷,厚度0.32mm,双面覆铜0.3mm)以及氧化铝基板(陶瓷厚度0.38mm,双面覆铜0.3mm)。每种基板均测试了5个样品。测试时,样品铜线条蚀刻宽度为3mm,位移施加速率为50mm/min。测试结果如表1至表3所示。
从测试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,AMB陶瓷覆铜基板的剥离强度最低为17.16N/mm,这一数值远高于DBC基板公开的平均剥离强度10N/mm。尽管剥离强度并不能完全代表产品的综合性能,但它至少可以证明,在AMB工艺中,陶瓷与铜的焊接性能、界面致密性以及界面结合强度都优于DBC基板。
10多年来,金瑞欣一直专注于陶瓷电路板的研发生产,有丰富的陶瓷电路板制造经验。精通DPC、AMB、DBC、LTCC、HTCC制作工艺;拥有先进陶瓷生产设备和技术,以快速的交期和稳定的品质满足客户的研发进程和生产需要,品质优先,占领市场先机。陶瓷板交期打样7~10天,批量10~15天,具体交期要看陶瓷电路板图纸、加工要求及其难度,快速为您定制交期,以“品质零缺陷”为宗旨,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