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PCB(印刷电路板)制造中,电镀是一个关键步骤,主要作用是通过在铜层表面或孔内沉积金属,确保电路板的导电性、可靠性和耐用性。以下是电镀的细分作用:
1. 导通孔金属化(孔内电镀)
l问题:钻孔后的孔壁是绝缘的(裸铜被钻掉),无法连接不同层的电路。
l电镀作用:在孔内壁镀上导电金属(如铜),使上下层电路导通,形成“通孔”(Via)。
l通俗理解:给孔内“穿金属导线”,让电流能穿过孔在不同层之间流动。
2. 加厚线路铜层
l问题:原始覆铜板上的铜层较薄,直接蚀刻可能导致线路过细或断裂。
l电镀作用:在需要保留的线路上额外镀一层铜,加厚导电层。
l通俗理解:给线路“补铜”,确保蚀刻后线路足够粗,能承载电流。
3. 表面保护与焊接增强
l问题:裸露的铜容易氧化(生锈),导致焊接困难或导电不良。
电镀作用:
l抗氧化:镀锡、镀镍或化金(ENIG),防止铜氧化。
l易焊接:镀锡或镀银,提高焊盘与元器件的焊接性能。
l耐磨:插拔接口处镀硬金,增强耐用性。
l通俗理解:给铜表面“穿保护衣”,防止生锈,同时让焊接更容易。
4. 图形电镀(抗蚀刻保护)
l问题:蚀刻时需要保留线路,去除多余铜箔。
l电镀作用:在需要保留的线路上镀一层抗蚀金属(如锡),保护它们不被蚀刻液腐蚀。
l通俗理解:用镀层“标记”出要保留的线路,蚀刻时其他部分被溶解。
5. 特殊功能需求
l散热:局部镀厚铜或金属(如铝),帮助散热。
l高频性能:镀银提升高频信号传输效率。
l外观:镀哑光锡或沉金,改善外观或满足特定需求。
总结:电镀的核心目标
l导电:确保孔和线路的电气连接。
l加固:加厚铜层,提高载流能力。
l保护:防氧化、防腐蚀。
l焊接:提升焊盘的可焊性。
l功能扩展:满足散热、高频等特殊需求。
通过电镀,PCB才能成为可靠、耐用的电路载体,支撑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。